2010年12月25日,第五屆國際奢侈品展在廣州落下帷幕,名車、名瓷、名琴、名筆等行業(yè)品牌紛紛亮相琶洲展館。價值3800萬元的名貴跑車、398萬元的德國國寶博蘭斯勒限量紀念版鋼琴、過百萬元一套的法藍瓷餐具、150萬美金的萬寶龍鑲祖母綠鋼筆……本屆的奢華似乎更多的被“純手工、定制、限量”所詮釋。
作為本屆奢侈品展中的唯一鋼琴品牌,博蘭斯勒鋼琴公司更是主動向到場的人士拋出問題:鋼琴在奢侈品文化中該如何來理解其角色及定位?令人高興的是被采訪人士都積極地對這個問題回應(yīng),各抒己見。
有被采訪的人表示,鋼琴這樣的藝術(shù)文化品應(yīng)該在奢侈品中占有一席之地,因為所謂的奢華其實也是一種品味,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名車還不如去看車展,一味追求古董還不如去博物館。真正的奢侈應(yīng)該是各個方面的一種品味享受。與此正好相反,一位女士則非常不認同,她覺得在國外鋼琴是非常常見的東西,奢侈品應(yīng)該是古董、香奈兒、LV等等這些品牌。另一位年輕的男生則很肯定的回應(yīng),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希望擁有一架鋼琴,然而因為環(huán)境條件的原因,他未能實現(xiàn),所以他覺得對他來說有一架鋼琴會彈鋼琴是最大的奢侈。也有人非??陀^地看待這種狀況:鋼琴在中國市場來說,目前應(yīng)該是一種奢侈品,沿海經(jīng)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會好一些,在內(nèi)陸可能這種奢華的程度會更明顯,很多小孩對能擁有一架鋼琴當成了天大的事,是非常富貴的一種象征??赡茈S著時間的推移鋼琴的普及性會更高,到擁有的人數(shù)達到一定的比例,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用品的時候,它也就不存在奢侈的價值了。但這似乎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,一代人兩代人甚至幾代人。還有人認為:只要是做的很好的東西都可以是奢侈品,更何況像這種有著感情交流意義的鋼琴。
對于大家各自很有見地的看法,博蘭斯勒公司也非常高興有這個平臺和機會來溝通類似這樣的問題。公司相關(guān)人士也表達了他們自己的看法,在奢侈品展中,博蘭斯勒鋼琴一直是作為一種鋼琴的文化而來參展的。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鋼琴演變的參與者與見證者,甚至是非常重要的貢獻者。從1853年的萊比錫開始,一個家族五代人傳承下來的品牌,當時是歐洲皇室的專供用琴,是大英帝國女皇的指定鋼琴供應(yīng)商,也是舒曼、德彪西、李斯特、魯賓斯坦等等這些鋼琴殿堂級人物的至愛。這個擁有150多年歷史,工藝聲名斐然世界的鋼琴品牌近幾年才開始進入中國市場。對于普通大眾家庭來說,除了一些鋼琴家的音樂會、樂器展等,其他能與博蘭斯勒鋼琴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并不多,而像這種奢侈品展則又多提供了一次大家鑒賞的機會。就如本屆奢侈品上,博蘭斯勒鋼琴就展出了一臺198萬的定制鋼琴和一臺398萬的限量紀念版鋼琴,這兩臺鋼琴都是博蘭斯勒的家族工人們純手工制作的。借助于奢侈品的平臺,小孩大人都可以來零距離感受博蘭斯勒鋼琴的魅力,感受鋼琴文化與家族手工制作的歷史厚度。